问题 材料分析题

某校学生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远足考察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材料三: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还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后来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今天的地貌形态(图乙)。

(1)从图甲看,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___________;陡崖的相对高度不会超过_______米。

(2)从岩石的成因上看,红色砂砾岩属于_______。

(3)结合材料,推测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登山过程中,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据天气预报当地晚间有小到中雨,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北;250

(2)沉积岩

(3)内陆盆地首先接受陆相红色砂砾岩沉积后来地壳抬升砂砾岩层被外力侵蚀切割,未被侵蚀的砂砾岩出露形成。

(4)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5)C地地形平坦开阔,自然灾害影响小。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