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输血致溶血反应,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的机制是

A.血红蛋白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
B.肾小管内皮坏死脱落,阻塞肾小管
C.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
D.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
E.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发生溶血反应时红细胞凝集成团,继而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游离的血红蛋白通过肾小球排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这种尿呈浓茶色或酱油。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6分)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7分)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6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