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两列简谐横波同振幅、同波长、同速率相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图象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的波向左传播,虚线表示的波向右传播.关于图中介质质点A,认识正确的是______

A.A振动始终加强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1/4周期,A将位于波峰

C.A振幅为零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1/4周期,A将位于波谷

(2)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

3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
3
R/2
.求出射角.

答案

(1)A、B、D由图示时刻开始,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再经

1
4
周期,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在A点相遇,A振动始终加强,而且形成波峰.故AB正确,D错误.

C、A点振动加强,振幅增大,等于两列简谐横波振幅的2倍.故C错误.

故选AB.

(2)作出光路图如图.设入射光线与球体的交点为C,OC即入射点的法线.过C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由几何知识得∠COB=α.

在△OBC中,sin∠COB=

3
2
R
R
=
3
2
,得∠COB=60°,则入射角α=60°.

由n=

sinα
sinβ
得 β=30°

同上几何关系知,γ=30°

由n=

sinθ
sinγ
得  θ=60°

答:(1)AB;

(2)出射角为60°.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S河水污染事件
某年11月13日,J省A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S河,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S河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S河沿岸的B市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
《A市日报》从11月14日到15日对此事件作了专门报道,有关领导也亲赴现场部署救援,但爆炸所引起的S河段污染问题在报道中却只字未提。B市媒体当时前往采访,也被有关领导和媒体告知S河的水质“未受污染”,但事实是S河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由于B市90%的饮用水来自S河,因此,15日在污染带进入B市境内后,B市宣布全市紧急停水4天。当时由于B市正处于招商引资关键时期及旅游旺季,所以没有公布停水的真正原因,只说是管网维修。
于是,各种猜测、怀疑在社会上出现了:“零下10度,寒冷的冬天维修管道,根本没有操作性”;“现在正是供暖期,维修4天,让百姓生活在冰窖里,稍有理性的人也不会这样做,除非发生重大事件”;“管道维修从来都是分段分块进行的,全市停水,而且4天,这不符合常规”等等。关于停水原因的说法也各种各样,如饮用水网中被投入了剧毒氰化钾呀,当地要发生大地震呀……一时间,B市被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虽然B市政府否定了地震的可能性,但不少B市市民都坚信近期会有一场地震。恐慌之下人们纷纷扑向超市,紧急从超市抢购物资,主要是抢购饮用水和食品,导致商场的饮用水一夜脱销,并且在大街小巷出现了黑市;火车站、汽车站人山人海,就像春运高峰一样,火车票、汽车票很快销售一空,人们纷纷向其他城市转移。

根据上述材料,加以必要补充,请你以B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拟一份通告。要求符合通告的格式和语言要求,篇幅不少于400字。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