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加快建设
速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当大家都想快、要快、力争
快的时候,事情的进展果然就快了。我们应当不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一一《力争高速度》(195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
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
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
奋斗。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
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
补充、修正和提高……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振奋起全民族探索创新
的勇气,是我们的理论和事业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三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
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
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
的发展。
一邓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28日至2月21日)
回答:
(1)材料—、材料二、三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在思想认识路线上的区别是什么?
(3)分析说明两种思想认识路线产生的不同结果。
(1)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材料一片面地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性。犯了主观和客观相脱离的错误,
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二、三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客观规律,在尊
重、了解、把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三强调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
科技和教育,这是从本质上揭示了生产力的内涵。
(3)材料—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建设严重失误,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材料
二、三的认识使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此材料题设问比较巧妙,难度较大。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能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历史问题。二是不论材料本身还是教材都没
有提供析现成的答案、所有的答案要点要靠学生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经过分析、比
较、归纳才能得出。此题的难点是第二问,审题时要弄清楚思想认识路线的含义,二是要充
分利用有效信息如材料一关健语句是“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当大家都想快、要
快、力争快的时候,事情的进展果然就快了。”想快就能快吗?这不难得出:过分夸大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经济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