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提供了若干个病例,每个病例下设若干个与病例有关的问题,每个问题下面都有 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病例中提供了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要根据病例回答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

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6g/d1,血小板50000/d1,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下列药物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告诉病人需坚持治疗使用3~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有效

B.向病人说明药物副作用

C.肝功能受损需定期查肝功能

D.停药后副作用不会消失

E.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向护士报告,必要时作理疗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知识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I am Catherine. I love rock very much. I mean I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not rock music. I

like touching the rock and reading the face of the rock. I like it a lot. I feel at home on the side

of a mountain. Climbing is only my hobby. I have two long holidays every year. I often climb

mountains during the holidays. I am different from other climbers. I often climb the mountains

without ropes(绳子). I climb many mountains in many countries but most often in the A mountains

near D City, where I live.

     I started climbing near my home in Paris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I was good at climbing

at that time. I joined Climb Club to learn more when I was fourteen years old. I won my first

competition in Italy in 1995.

     Three years ago I tried to find a new route(路线) up the b Mountain near D City. The climb

took eleven days and at last the snow was so heavy that I could not move. I’m going to try again

this year. 

1. Catherine didn’t start climbing mountains until __________.

A. she was five

B. she joined the club

C. 1995

2. On the side of a mountain she always feels __________.

A. worried

B. happy

C. lucky

3. Catherine joined the Climb Club when she was __________ years old.

A. 5

B. 14

C. 16

4. She couldn’t climb up the B Mountain, because __________.

A. Catherine lost her way

B. the climb took 11 days

C. it was too hard for her to move in the snow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Catherine won her first competition in France in 1995.

B. Most climbers climb the mountains without ropes.

C. Catherine lives somewhere near Chamonix.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想起了费孝通

许知远

  费孝通的身上,凝结了三四十年代知识精英的智慧与道德勇气,而他的文化遗产似渐失去传人。 29岁时,费孝通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江村经济》。整整四十二年之后,这本薄薄的小书,令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获取了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像那一代很多杰出人物一样,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不仅身经二十世纪中国种种磨难与挫折,更表现出那一代中国知识精英面对挑战时的生命力、智慧与道德勇气。在《江村经济》出版的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在书中,他饱含深情地写道:“不管过去的错误和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将再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

  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陷入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危机,知识青年开始努力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彻底否定传统的方式,可以在言辞与情感的表达上获得快感,它摧毁一个旧世界,却无助于建立一个新世界。  比起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那一代知识分子,成长于三四十年代的新一代开始更多地借助西方世界更系统的学科方法,来观察中国。借助于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的人类社会学,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一个小小村落的研究,试图揭示中国广阔、沉默的农村世界的秘密。

  中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所表现的风貌,似乎已成为旷世绝响。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先后在云南大学与西南联大工作。在炮火声中,几千名年轻人与他们的老师,唱着歌,忍着饥饿,徒步从北京穿越中国,来到昆明的大后方,在空袭的警报中,他们创造了学术史上最繁荣的时刻。半个世纪后,费孝通回忆那段时光时说:“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是我的一生里最值得留恋的。时隔越久,越觉得可贵的是当时和几个年轻朋友一起工作时不计困苦,追求理想的那一片真情。战时内地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是够严酷的了,但是谁也没有叫过苦,叫过穷,总觉得自己在做着有意思的事。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有抱负。那种一往深情,何等可爱。这段生活在我心中一直是鲜红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社会学试图解释个体与复杂的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剧烈的社会变迁,是所有社会学家梦寐以求的题目。在这种探索被禁止整整三十年之后,已错过最旺盛的创造年华的费孝通开始帮助中国开创自己的社会学传统。他先后担任不同的学术领导职务,还在一段时间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但这一切中,没有什么比教书、写作、实地研究,更让他兴奋的了。

  中国社会正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甚至是后现代的社会,正像费孝通所说:“重大的社会改革理应在思想领域引起相应的激荡,孕育一代文章。我们不应辜负这个伟大时代。”一直到90岁时,费孝通仍在继续写作。

      …………

  ⑩我总是忘不了那一幕场景,27岁的费孝通在伦敦经济学院外的闹哄哄的街头闲逛,躲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讨论会的角落里,他的苏州口音的英语暂时还插不上话,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的各种口味的英语发言,他也经常听不懂,他只好一个劲儿抽烟,在长期的烟雾缭绕之后,他似乎抓住了些什么。

  我常对费孝通那一代人的亲身经历与智力冒险深感崇敬。他所留下的三项主要遗产,似乎已经失去了传人。

 首先,他坚持一点,在理解一般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研究具体,但是在进入具体环节时,他又未忘记与更广阔的整体的环境间的联系;其次,知识精英如何与大众社会产生联系,他既未躲藏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未丢弃自己的原则,知识的功能既是用来改进现实社会,也是为了完善自我;最后一点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道德勇气。我从不相信,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若只沉迷于眼前利益,缺乏更为超越性的目标,缺乏在面对压力时,对道德与智力原则的坚持,这个国家能够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       ——摘自《读者》2011年第7期,有删改

1.费孝通身上知识精英的智慧与道德勇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10自然段穿插回忆写费孝通先生27岁留学时的情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费孝通先生“所留下的三项主要遗产,似乎已经失去了传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联系现实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