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君民关系,詹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孙中山解释“平均地权”说:“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摘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摘自《通典》
材料四:“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责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摘自《通典》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唐朝时期两个盛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体现的思想是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在表格①②③处填写辛亥革命的巨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