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锅炉容量对锅炉整体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

(1)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炉膛的线性尺寸增加,炉膛壁表面积增大比容积增大得少。因此大容量锅炉比小容量锅炉的炉膛壁表面积相对减小,此时在炉膛内单靠布置水冷壁己不能有效降低炉膛出口烟温,所以一些大容量锅炉采用了双面水冷壁或增设辐射式、半辐射式过热器来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到允许值。

(2)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锅炉单位宽度上的蒸发量迅速增大。为了保证规定的过热汽流速和烟气流速,需采用多管圈的过热器和省煤器。管式空气预热器也应采用双面进风结构,防止风速过大。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文字资料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6—90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19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一、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铜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二、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进口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三、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与上年相比,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进口铜材价值

B.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数量

C.电解铜的平均价格

D.铜材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