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为什么企业界出现了从传统薪酬战略向全面薪酬战略的转移?

答案

参考答案:

由于传统的薪酬战略无法适应企业和员工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新的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制定新的薪酬战略,这种新的战略就是全面薪酬战略。全面薪酬战略摒弃了原有的吞服体系和官僚结构,以客户落单度为中心,鼓励创新精神和持续的绩效改进,并对娴熟的专业技能提供奖励,从而在员工和企业之间营造出了一种双赢的工作环境。

传统薪酬战略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薪酬战略往往将目标界定在“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方面,所采取的“战略”通常是支付市场化薪酬工资这种竞争性目标。

2)基本薪酬加上绩效加薪的战略对于强调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职能组织来说是非常适用的,但是这种将基本薪酬与特定的、单个的职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做法,对于强调流程和速度组织来说却不适用。

3)90年代以后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从原来的金字塔状职能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转移。

4)新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不断改善绩效和生产率,改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同时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从而谋取竞争优势。

5)全面薪酬管理战略的基本理念:

6)以外部市场敏感性为基础的薪酬,而不是内部一致性;

7)以绩效为基础的浮动薪酬,而不是年度定期调薪;

8)风险分担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既得权力;

9)弹性的贡献机会而不是工作;

10)横向晋升而不是纵向的职业发展通道;

11)就业能力而不是就业保障性;

12)团队贡献而不是个人贡献。

综合题

(15分)历史选作题(每题15分,在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作选答的题号。如果多作,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务必若写清题号)

小题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孝文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回味降融。”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教徙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雪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合材科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在策略上的特点。(9分)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6分)

小题2:【选修4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革命的暴力推翻清朝统治,是同盟会的基本主张。同盟会刚成立时,就确

定了组织国民军的规划,预拟了军政府的宣言。虽然在实践中,同盟会会员们对于如何进行武装斗争渐渐地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的说来,当时凡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都一致认为:要使中国摆脱受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瓜分的命运,独立强盛起来,就必须推翻清朝政府,而要推翻清朝统治,只有实行武装斗争,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读到过它。”……“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利。”

——一摘自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概括上述两种主张的共同本质,分别指出这两种主张对本国带来的积极影响。(7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