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对油开关、变压器()可使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在用(),不得已时可用()。

答案

参考答案:已隔绝电源、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砂灭火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诸子论“富”

春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管仲曾任齐国宰相,曾提出许多治国主张,这种“治国必先富民”的见解,也许是他为宰相亲身经历的感受或经验之总结。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荀子·富国》)。这是说,要使国家富足的根本方法,在于节省国家行政费用,而使人民富裕起来。国家要把节省的费用,用来改善民生。西汉政论家贾谊则说:“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新书·大政上》)。这是说,统治者要把人民富裕安乐作为治国的功绩,把使人民贫困痛苦作为为政的罪过。贾谊提出过许多治国主张,这里所说的是为政治国的标准。为政治国,千头万绪,功过难评,但能否先使人民富裕安乐,这是检验为政者功过最重要的标准。管仲、荀子、贾谊提出的“富民”思想主张,都强调了治国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民富”与“国富”是不能分开的统一体。不能“民富”而“国穷”,也不能“民贫”而“国富”;既要“民富”,又要“国富”。在这方面,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有精辟的见解。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都说:“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淮南子·主术训》)。这是说,国家没有几年的积蓄,是说不上富国裕民的。但是,治理国家,却不能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正如荀子所说:“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这是说,田野荒芜而官仓粮足,百姓贫困而官仓财盈,这真正才是国家快垮了。简言之,如果国富民穷,那么国家 * * 就要被人民推翻。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也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篇》)。即是说,老百姓富足,国君谁能不富足?老百姓不富足,国君谁能富足?这里所说的“君”,虽是指国君而不是国家,但孔子同样是强调了富民的重要性。只有民富,君才能富;同样的道理,只有民富,才能国富。

至于如何使民富而国也富呢?战国时期思想家慎子说:“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慎子·逸文》)。这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把谋私利之心放到为国家谋利上,把使国家富足的方法用在使百姓富足上。这样就可以做到“国富”和“民富”。荀子、孔子、慎子等对于“民富”与“国富”的关系,都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

治理国家,要使人民先富起来,这样还不够,还要使国家也富起来,只有民富国富,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同样,也只有社会和谐、安定,才能民富国富。管仲说:“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管子·治国》)。这是说,安定的国家常常富足,而动乱的国家必定贫穷。管仲不愧为著名的政治家,他强调富民的同时,也强调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呢?

春秋时期思想家晏子说:“权有无,均贫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这是说,为政者,治理国家的时候,要调节(权衡)富有者和不富者,要平均贫富。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拉大贫富差距,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中也说:“公则天下平(太平)。”《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又说:“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这里所说的“务本”,于今天来说,就是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是“务本”。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才能民富国富。

(选自2011年1月19日《广州日报》,沈沧源)

小题1:下列对“诸子论‘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引经据典,引用了管仲、荀子等诸子的言论,论证了发家治富的理想和方法。

B.本文先由诸子论“富”的各种言论谈起,然后又论述了如何才能让社会安定、和谐。

C.管仲、荀子、贾谊这些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来“论富”,但都强调了治国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D.荀子在治国上有独到的见解,他以为要使国家富足,就要节省国家的行政费用,使人民富裕起来。小题2:下列关于“民富”与“国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民富”与“国富”的关系上,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有精辟的见解,对后人很有启发。

B.“民富”与“国富”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不能“民富”而“国穷”,也不能“民贫”而“国富”。

C.淮南王刘安强调了“国富”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没有几年的积蓄,是说不上富国裕民的。

D.用孔子“只有民富,君才能富”的观点推而广之,可得到“只有民富,才能国富”的哲理。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治理国家,只要使人民先富起来,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B.同时做到“国富”和“民富”并不是难事,我们只要按照思想家慎子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C.管仲以为安定的国家常常富足,而动乱的国家必定贫穷,强调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

D.社会要安定、和谐,不仅要“权有无,均贫富”,还要“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中学退休教师。求助者自述:我原来是中学老师,白天上课,晚上批作业,每天总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对身体健康有些忽视,但总体来说身体还可以。四十岁时曾发现子宫肌瘤,经过手术早已痊愈,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都没什么毛病。去年我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对我打击很大,他平时身体那么好,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我丈夫也是中学老师,还带着毕业班,比我更忙更累,难道他的心脏病是累出来的?半年前,我去参加一位朋友的葬礼,这朋友五十多岁,也是突发心脏病死的。我很伤感,回来时在车上突然胸闷,憋得出不来气,心慌,出汗,浑身无力,有一种快要死了的感觉。我很害怕,让车上的朋友直接把我送到医院急诊室。医生给做了心电图等检查,说没什么事,建议我详查。为此我专门住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心脏没什么大事,主要是情绪太敏感,太紧张。出院后又有几次犯病,还是心慌,胸闷,出不来气,又到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但报告都说没有明显的问题。我觉得很怪,明明我很难受,医生却总说没问题,按说医生也很负责,但怎么就查不出我的病呢?也许是医生水平比较低,为此我又去了更多的医院,但是还是没人能查出我的病。城里的大医院我都去过了,能做的检查差不多都做过了,就是检查不出问题来,我都快烦死了。现在我明显感觉比以前迟钝了,经常丢三落四,不敢出门。一天到晚总想着这件事,白天不舒服,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也差。每晚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噩梦不断,自己非常着急,心情很不好,很烦,没有心思干其他的事,怎么也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所以我就来了,您一定要帮帮我。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退休前为中学高级教师,性格较内向,敏感,工作勤奋,人际关系良好。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平时身体健康,丈夫因心脏病去世,有一子一女都已成家。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