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 * * 》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 * * 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故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 * * 》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上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以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代理国务 * * 。”

50年后,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如果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充满“溢美之辞”的小文的话,他也许会微笑。因为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芒四射”,他经历了更多的大事件,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6年,顾维钧在纽约逝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后,担任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 * * ;1957年后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晚年完成13大卷、500余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是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外务大臣贝尔福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于中国最有利的结果。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踏入外交界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顾维钧年轻有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 * * 》上签上名字的人。

B.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更堪作为典型的人,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沉着和蔼,有耐心并且温文尔雅,想到他,人们都会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C.温源宁高度赞美了顾维钧的人生经历,诸如担任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法等国公使,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等。

D.顾维钧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毕业以来,一生在外交界纵横捭阖,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对得起他母校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E.本文通过记述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描写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外交家的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外交家的感人形象。

小题2:作者多次引用别人对顾维钧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小题3:在巴黎合会上,顾维钧被称为“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顾维钧的外交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请给合文本举例说明。(8分)

答案

小题1:BC  B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宁;C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1934年以前的人生经历。(5分)

小题1: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处交才干;(2分)引用当时人物对顾维钧的评论,使得文章更加真实可信;(2分)使文章更加活泼,更具可读性。(2分)

小题1: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2分)才于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顾维钧在各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的作用。(2分)

小题1:提示一: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如,其名校毕业,回国效力;巴黎和会为国争光;在《联合国 * * 》第一个用汉字的签字者。

提示二: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举例: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学者对他的赞美;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提示三: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举例:为国争光;穿梭 外交;力拒合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 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Recently, I flew to Las Vegas to attend a meeting. As we were about to arrive, the pilot announced with apology that there would be a slight (16) before setting down. High desert winds had (17) the airport to close all but one runway. He said that we would be (18) the city for a few minutes waiting to (19) . We were also told to remain in our seats meanwhile with our seat belts fastened (20) there might be a few bumps(颠簸). Well, that few minutes turned into about four-five minutes, including a ride that would make a roller coaster(过山车) (21) by comparison. The movement was so fierce that several passengers felt (22) and had to use airsickness bags. As you might guess, that’ s not a good thing to have happen in a(n) (23) space because it only (24) to increase the discomfort of the situation.

About twenty minutes into the adventure, the entire airplane became very (25) There was now a sense of anxiety and fear that could be (26) noticed. Every passenger simply held on for dear life …except one. A (27) was having a good time! With each bump of the (28) , he would let out a giggle (咯咯地笑)of delight. As I observed this, I (29) that he didn’t know he was supposed to be afraid and worried about his (30) . He neither thought about the past nor about the future. Those are what we gown--ups have learned from (31) . He was (32) the ride because he had not yet been taught to fear it. Having understood this, I took a deep breath and (33) back into my seat, pretending I was (34) on a roller coaster. I smiled for the rest of the flight. I even (35) to giggle once or twice, much to the chagrin(随恼) of the man sitting next to me holding the airsickness bag.

(26)()

A.partly

B.gradually

C.shortly

D.cle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