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恶劣的气候肆虐全球!无论是欧洲、美洲的暴雪,还是我国黑龙江的极寒天气,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损失.联系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遏制全球变暖,就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B.气候无论变冷还是变暖,都可能导致物种减少

C.气候异常不规律,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破坏

D.地球不能居住了,因该立即开发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答案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森林乱砍滥伐、变草地为耕地,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全球变暖;因此,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和破坏引起的;气候的剧烈变化致使某些种类的动植物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导致灭绝或濒临灭绝.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主要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就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惟一星球.A、B、C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问答题

(二)


材料1:荷兰花卉出口占全球花卉出口的65%。但荷兰的气候并不好,土地资源也不足。荷兰人把花卉种在特殊温室的水中,水中加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肥料和杀虫剂。这种温室培养技术,不但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还可以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
——摘自《经济日报》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到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
——摘自《文汇报》
材料2: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设备中,近1/5已经老化,国有工业中设备的老化率已达25%,超期服役率为39%。我国技术结构中,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在钢铁行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淘汰的平炉炼钢工业,在我国仍占有15%的比重。全国有1/4的纺织机械设备需要淘汰,居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
——摘自《知识经济呼唤中国》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七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世界第28位。90年代初,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发达国家均已普及了10~12年的教育,我国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65%;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主体是博士生,我国目前仍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仅占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80%。我国近期才达到35%。据国际管理开发研究所1997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结果,我国科学教育状况在46个对比国中排名第34位。教育体制满足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程度排名第40位。
——摘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3:“信息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因为它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认为,中国可望在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
——摘自《经济日报》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工业化初期,约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第三位。据国外教育专家分析,在传统工业中,小学水平的数量工作占66%,中学水平的占4%~8%,只有1%~2%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中学水平要占60%,受过大学教育的工厂技术人员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40%。
——摘自《中国教育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摘自《中国教育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