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历史世界

卓别林和《大独裁者》

查理·卓别林(1889—197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享誉世界的喜剧大师。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喜剧演员家庭。因父亲早逝,母亲又患神经病,年幼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岁后,他离开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擦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一天,伦敦游艺场一名主要喜剧演员病了,经理要卓别林饰演流浪汉救急,从此显示了艺术才华。1907年,17岁的卓别林成为伦敦丑剧闹剧剧团的一名喜剧演员。三年后,卓别林随剧团赴美国演出。由于他精湛的演技,后来,美国电影制片公司聘他为演员。当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相继公演后,他逐渐成为受人欢迎的影坛明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一天,卓别林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希特勒禁止卓别林拍的影片在德国上演,原因是卓别林同希特勒的形象太像了。他开始觉得好笑,继而萌发了拍一部片子,把希特勒嘲弄一番的想法。于是,他开始编写剧本,名为《大独裁者》。他在《大独裁者》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希特勒和一个小犹太理发师(仍是小流浪汉的形象)。又请了一位爱尔兰演员演墨索里尼。为了拍摄这部讽刺纳粹的笑片,花了两年时间,用了200万美元。影片拍究,二次大战已经爆发。这时,一些纳粹分子给卓别林写去许多恫吓信,扬言只要上演就要在剧院扔臭气弹、向银幕开枪。卓别林只得请码头工人到电影院去维持秩序。《大独裁者》终于在纽约两家戏院正式上映了。观众们看得如痴如狂。人们看到希特勒这个独裁者的小丑形象,都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请回答:

读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卓别林为了事业而奋斗;卓别林反对法西折势力,不畏强权,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