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主要由涎石引起的病变是()

A.下颌下腺炎

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D.舍格伦综合征

E.流行性腮腺炎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2.可分为:①先天性发育不全,可能与腮腺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有关;②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常有变态反应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存在,其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可以痊愈;③细菌逆行感染。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延期治愈而来。 3.下颌下腺炎:①导管较长,全程较曲折,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唾液排流由后下向前上,逆重力方向运行而容易在导管系统内淤滞;②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中黏液含量、钙与磷的浓度较高,在唾液淤滞的情况下易于沉淀而形成结石。

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盐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分别加热了Ca(NO32、Cu(NO3)2、AgNO3三种固体。(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1)甲同学加热的是Ca(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产生 气泡,部分石蕊试液被压至装置③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分析装置①中剩余的固体得知,剩余固体中含有N元素,且显+3价。请写出Ca(NO32受热分解后生成产物的化学式:                                    

(2)乙同学加热的是Cu(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丙同学加热的是Ag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部分消失,剩余的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石蕊试液也逐渐变为红色,有少量液体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丙同学据此写出了AgNO3受热分解可能的两种化学方程式:学科

(Ⅰ)4AgNO3    2Ag2O+4NO2↑+O2↑,

(Ⅱ)2AgNO3     2Ag+2NO2↑+O2↑。

Ⅰ、Ⅱ中正确的是      ,并说明理由: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4)由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请你推测硝酸盐受热分解的规律:                      

(5)标况下如丙同学操作,称量ag硝酸银,受热完全分解后,读取量筒体积为bml,求硝酸银的分解率:____________(化简成整数比例关系,可不用化成小数)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