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情况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