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①“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竹子可加工成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其作用与实验室中常用的                 (填物质名称)相似。

②“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氢能属于绿色能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的火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很高。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醇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③“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胞嘧啶

             种元素组成。

答案

①N2、CO2、CO 、活性炭 

②淡蓝色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③4 

题目分析:①N2在空气中含量最高,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竹子可加工成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其作用与实验室中常用的活性炭相似。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③胞嘧啶(C4H5ON3)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点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03%的二氧化碳,0.94%的稀有气体,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可以用于灭火,固态二氧化碳还能用于人工降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个邮递员

王安忆

再早的时候,我们这里的邮递员是一个清秀的男孩,说话十分温和,对人也亲切。每当谁家有汇款或者挂号信,他便在楼下一声一声殷殷地叫着,等那人终于被叫醒,从窗口伸出头来答应着,他就总是说:“你慢慢的好了,不要紧的。”在我们的信箱前边,时常的排满了自行车,他就一辆一辆小心地搬开,挤身进去往信箱里投信。我出了新书,便按了信封上投递员的名字签了名送给他,我觉得,假如他喜欢我的书,我会很高兴。他接过书便欣喜而温文地道谢。有时候,我从外归来,见他骑了绿色的自行车迎面而来,这样的时候,他就腼腆地低了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从我身边过去。只在万不得已时,他才对我说话:“王安忆,你的挂号我交给你家邻居了。”当我要谢谢他时,他便红了脸逃跑似地骑车走了。

后来,他不再来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帽沿压在眼睛上,英俊的脸上发出一些青春痘。人们见了他就问道:“那个小孩怎么不来了?”他说:“对了,他不来了。”人们便惋惜地说:“那孩子多么好啊!”毫不掩饰对那男孩的怀念,却也并没怎么使他难堪。他总是每日两班按时来送信,有时候会把一叠信交给某个顺路的居民,请他帮忙捎上去,挨家发一发。如那人稍有难色,他就说:“帮帮忙啊!”有挂号和汇款时,他便在底下声嘶力竭地叫喊,一声比一声紧,催命一般,等人气喘吁吁拿了图章赶下来,他就埋怨道:“我这样叫,难道你还听不见吗?”有一回,我盖了图章,他将挂号递给我时问道:“你是王安忆?”“是的。”我说。“那你是政协委员啦?”他很激动似地嚷,然后又正色道:“那你对我们的工作提提意见?”过后,在马路上或弄堂里遇到他,他就会大老远地喊道:“政协委员,今天有你的信,放在你的信箱里了。”或是:“政协委员,今天没有你的信。”还有些时候,则说:“政协委员,上班去啊!”我被他喊得十分难堪,要制止他,他却已一溜烟地快乐地骑远了。有一次,他在递交了挂号信件时又一次要我给他的工作提意见,我就夸了他一句,不料他立即兴奋地说道:“那你给我写一篇报道。”他的很黑的眼睛在帽沿下闪着亮光,令人很不忍心拒绝他,可是却从心底里觉得这报道写起来有些困难。

现在,我们这里的邮递员又换了一个白净的圆脸的女孩,说话很害羞,工作也负责,我问她:“新来的?”她小声说:“已经来了两个月了。”我不由得想:她是多么年轻啊!没有人问她那样的问题:“那男孩怎么不来了?”而此时我却想起了那第二个邮递员,遵他嘱咐写了这篇东西。希望他喜欢。

1.当第二个邮递员让作者为他写一篇报道时,为什么作者觉得有些困难?

                                                                              

                                                                             

2.本文写了三个邮递员,为什么却以《两个邮递员》为题?

                                                                             

3.作者塑造第一个邮递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语句谈谈它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