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雅克萨之役

答案

参考答案:

明、清之际,沙俄殖民者侵占了西伯利亚,并进入中国的东北地区。顺治时期,沙俄殖民军先后武装入侵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烧杀抢掠,并修筑了雅克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俄罗斯境内阿尔巴津)、尼布楚(今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畔涅尔琴斯克)等据点。但在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政府军的反抗下,沙俄侵略军遭到沉重的打击。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学习】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主题二【变化】

材料二

在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主题三【发展】

材料三

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主题四【反思】

材料四

中 * * 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