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

(1)体制问题.我国现行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政府职责不分,管理方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低.国家包揽过多,管理偏死;

(2)收费制度.由于公 * * 品供给的垄断性,公 * * 品费用支出,略加放开其价格就可能呈上扬趋势;

(3)供给不足.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公众对各种纯公 * * 品、准公 * * 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当前都呈现严重短缺状态;

(4)效率低下.公 * * 品在计划体制下普遍采取政府垄断供给的方式,行政机构和公共部门在公 * * 品的生产中一直以纯行政方式运作,长期以来难以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

(5)改革偏差.当前事业单位的许多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经营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经全面开始。

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一一《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是如何实现他的意图的。(3分)

材料三时间                          中国人口      

公元1651年,     顺治8年,      10,630,000(丁)

公元1712年      康熙51年,     24,621,324(丁)

公元1741年    乾隆6年         143,411,559人

公元1790年      乾隆55年,     301,487,115人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户口统计只重男丁,对“未成丁”或“男女幼丁”等人口不作统计。)

(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被后世所称颂为“开皇之治”。说一说隋文帝是如何“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3分)

(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的评价?请依据材料和所学阐述理由。(2分)

(4)请分析导致清代人口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有哪些?(3分)

(5)根据以上三个著名治世,归纳概述中国古代形成治世的主要原因。(2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