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我来探究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甲男生说:直接观察,只要你仔细看各种鳍的动作,保证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

乙女生说:直接观察不行,好几个鳍同时摆动,你怎么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要想知道哪个鳍的作用,只有把那个鳍剪掉看鱼有什么失常现象…

丙女生说:剪掉鱼鳍的方法太残忍了,可以制作鱼的模型,拿模型来做实验.

丁男生说:用模型能说明问题吗?我看可以用细线或木板分别捆扎鱼鳍的方法.就像这样:

A:______B:______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4)乙认为12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提供依据.

答案

丁男生说:用模型能说明问题吗?我看可以用细线或木板分别捆扎鱼鳍的方法.就像这样:A:用细线或木板捆扎鱼的胸鳍B:用细线或木板捆扎鱼的尾鳍

(1)丙提出的方法是用模型进行探究,这种探究方法就是模拟实验;由于采用的是模型,不会对生物本身(如鱼)造成任何伤害.

(2)由于模型与活体本身存在着差异,因而利用模拟实验不如利用活体实验得出的结论可靠;也就是说丁比丙的实验结果更可靠;在有活体存在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活体进行探究实验.

(3)A实验变量为有无胸鳍的作用,可探究鱼在游泳时,靠胸鳍保持平衡.B实验变量有无尾鳍的作用,可探究鱼在游泳时,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4)当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两个及其以上的变量时,就不能判断某一变量对生物的影响;因此,科学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本探究实验所提出的问题是“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问题进行,因而甲的观点可为作出假设提供依据.

(5)图示的鱼捆扎的是背鳍,对实验变量进行了处理,因而是实验组.

故答案为:

A:用细线或木板捆扎鱼的胸鳍;B:用细线或木板捆扎鱼的尾鳍;

(1)模拟实验;不会对鱼的身体造成伤害

(2)丁;活体

(3)胸鳍;腹鳍;

(4)控制变量;作出假设

填空题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为原料,采取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2Cu2S(s)+3O2(g)=2Cu2O(s)十2SO2(g)△H=-768.2KJ•mol-1

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

则反应Cu2S(s)+O2(g)=2Cu(s)+SO2(g)的△H=______.

(2)硫酸生产中涉及反应:2SO2(g)+O2(g)⇌2SO3(g).     

①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反应的△H______O(填“>”或“<”).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______v(填“>”、“<”或“=”).

②某温度时,将4molSO2和2molO2通入2L密闭容器中,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3的浓度为1.6mol•L-1,则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④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    D.升高温度E.恒容通入少量氦气

⑤气体SO2是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