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为便于能见度的观测,能见度目标物应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A.目标物的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的。
B.目标物以山、森林等为背景时,则要求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
C.目标物大小要适度,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D.由于气象站观测的是水平能见度,因此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5°。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为便于能见度的观测,能见度目标物应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A.目标物的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的。
B.目标物以山、森林等为背景时,则要求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
C.目标物大小要适度,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D.由于气象站观测的是水平能见度,因此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5°。
参考答案:A, B, C
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 焦距 f (cm) | 实验序 号 | 物屏 距离L (cm) | 第一次成像 | 第一次成像 | ||||
物距 u(cm) | 像距 v (cm) | 像的 大小 | 物距u′ (cm) | 像距v′(cm) | 像的 大小 | |||
10 | l | 49 | 14 | 35 | 放大 | 35 | 14 | 缩小 |
2 | 45 | 15 | 30 | 放大 | 30 | 15 | 缩小 | |
3 | 40 | 20 | 20 | 等大 |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 |||
4 | 35 |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
15 | 5 | 80 | 20 | 60 | 放大 | 60 | 20 | 缩小 |
6 | 64 | 24 | 40 | 放大 | 40 | 24 | 缩小 | |
7 | 60 | 30 | 30 | 等大 |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 |||
8 | 55 |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