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

那一束伴地莲

丁  丁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上、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心脾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中秋前后,也还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是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时,它便成为一味药了,这在普通的乡人眼里是不识的,更不知它竟有一个美丽得几近脱俗的名字:伴地莲。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已在遥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

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亲背我去山后的医疗室看医生。临走,医生递给母亲一截枯草,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切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映衬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号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地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作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小题1:文章第1节表现了伴地莲的什么特点?联系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在写母亲背着我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积雪,作者有何用意?(6分)

                                                                                  

小题3:“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这,要感谢母亲。”结合原文,说说这句话的作用。(5分)

                                                                             

答案

小题1:多而平常;衬托出伴地莲的美丽与有用

小题2:1)为下文母亲找到伴地莲作铺垫;(2)凸现环境的艰苦,表现母亲的坚韧、伟大:(3)凸现明月积雪的皎明亮,衬托母爱的纯洁、无私。

小题3:(1)山芋反复煮熬,熬出了更浓的糖味;(2)药苦不堪言,极苦之后,更觉甘甜;(3)山芋在那时是口粮,母亲有可能忍饥挨饿熬山芋糊,体现了对母爱深深的感激。

小题4:内容上: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母亲背我在雪地寻药的情景给了我内心的寄托和生活的信心。

形式上:篇末升华主旨,暗扣文题,讴歌伴地莲般的母亲。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主诉20年前因妊娠后发现右耳听力差,伴轰鸣,已在医院检查耳膜增厚,混浊,稍内陷,经耳咽管吹张治疗似有好转,但进步不明显,因尚不影响社交活动而未进行治疗。10年前因上感后觉左耳听力亦下降,伴蝉鸣,有时轻度眩晕。因症状持久不愈,听力下降影响工作,前来就诊,据家人说,幼年曾有耳流脓历史,记事后未再流脓,姑母听力亦不好。当时,患者言语轻柔,双耳膜完整,较菲薄,右耳膜前上有小钙化斑不内陷,Siegle's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度好,音叉检查:C256Weber'stest居中,Rinnee'stest双耳骨导大于气导。Schwabach'stest双耳均延长。上述病历特点:1.青年女性病人,2.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右耳20年,左耳10年,妊娠后右耳明显。3.有时有轻度眩晕感。4.患者言语轻柔,5.其姑母听力亦不好。6.记事后无耳流脓史。7.鼓膜完整,较菲薄。8.音叉检查:C256Weber'stest居中,Rinnee'stest双耳骨导大于气导。Schwabach'stest双耳均延长。提示:根据病史及音叉检查,诊断传导性耳聋。

镫骨摘除术术前应作哪些准备:()

A.术前一日剃除耳周头发距发际4cm,用75%酒精清洁外耳道

B.术前三日用3%双氧水滴耳

C.术前一晚精神紧张者服镇静剂鲁米那或安定

D.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

E.术前一日选用庆大霉素抗感染

F.心电图检查

G.局麻或全麻,术晨均需禁食禁水

H.术前一天详细复查病人,尤其是鼻及鼻咽部确无急性感染方能如期手术

I.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

J.术前晚低压灌肠或用开塞露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