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

参考答案:

达伦多夫则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和冲突理论。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

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小学教师。 求助者主述:最近总是胡思乱想,觉得心里很烦燥。孩子刚一岁半,经常生病。只要孩子身体不适就爱往坏的方面想。前一阵子自己感冒了,腰酸背痛,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绝症,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最近半年多,下班回到家,听到孩子哭,就会突然觉得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又担心自己会得神经病。这个念头一直缠绕着她,整天想会不会得神经病。看见孩子就害怕,怕犯病对孩子造成伤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担心,可又控制不住,很自责。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关疾病症状报道,立刻就会出现类似的各种症状,晚上易失眠。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祝: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童年时,身体健康的爷爷,在晨练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求助者特别悲痛。爸爸、妈妈总对她说:“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年料”。从那以后,她遇事总是瞻前顾后,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近半年来,当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学生教不好怎么办?领导对我不满意怎么办?每天总是心慌、烦燥,感到是否真的得神经病了,明知没有必要可总是控制不住,辞掉了班主任职务,托故不参加家庭聚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内心非常痛苦。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是什么?(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