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原始瓷器
答案
参考答案:
又称原始青瓷。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因工艺原始,故被称。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其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和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相比,有坚硬耐用,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原始瓷器
参考答案:
又称原始青瓷。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因工艺原始,故被称。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其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和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相比,有坚硬耐用,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有关因素,他想到道路越细长就越难走,所以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利用右表给出的导体A、B、C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 | 锰铜 | ||
导体代号 | A | B | C |
长度(m) | 1.0 | 1.0 | 1.5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0.8 |
(1)在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时,他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线电阻的大小。
(2)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他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线电阻的大小,其结论是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又有了新的思考,针对相关因素,提出了新的问题.请你猜猜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写出一个问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