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论述内隐记忆

答案

参考答案: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在有意识的外显恢复——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1.内隐记忆的提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和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启动效应是指即在无需有意识识记的前提下,先前的呈现对刺激的辨别产生的易化作用。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内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而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使得内隐记忆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当代研究热潮。

2.内隐记忆的理论。关于内隐记忆的解释,因其过于复杂,所以尚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目前影响最大、相互间争议最多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两种理论。

(1)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遗忘症患者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但它却存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划分多重记忆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2)迁移适当加工理论与多重记忆系统说不同,是由罗迪格等提出的。他主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的只是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该理论认为,如果测验与学习的加工相似或重叠,可以提高测验成绩,否则就会相对较差。罗迪格等认为记忆测验应由测验中参与的心理加工类型来区分,分为概念驱动过程和知觉驱动过程。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

驱动过程,内隐记忆要求材料驱动过程。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变量不影响对内隐记忆测验,而行为特征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会有很大影响。迁移适当加工理论对正常被试在直接和间接测验间的许多分离现象提供了较好的解释。但该理论对遗忘症患者的分离现象的解释却不理想。

上述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点,但却都不能给所发现的全部实验性分离现象以完满的解释。目前许多研究者正努力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以期更全面地解释内隐记忆现象。

3.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在内隐记忆实验中,如何在实验中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成为内隐记忆实验逻辑的重点。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了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两种

(1)任务分离。它的逻辑离不开设计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其中直接测验对应于传统的记忆测验形式,间接测验是任务分离的关键。主要的间接测验可以分为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两大类:

词干补笔是指测验时提供学过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的字母构成有意义单字。它的另一种形式为残词补全,让被试把缺字母的残词填上适当的字母而成为有意义的单词。研究发现,这些知识的提取会依赖于实验中所发生过的事件,所以这些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量可以衡量内隐记忆的效应。

知觉辨认是指在实验中,被试在速示条件下(如30毫秒)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进行辨认。通常的结果是,被试对学过单字的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它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

(2)加工分离程序(PDP)。它有三个基本假设: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也是一样的。另外,加工分离程序还有一个假设,即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而自动提取则是有对有错的。

加工分离程序提供了两种测试条件:一是包含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共同促进作业成绩,它们是协同关系;二是排除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对作业成绩的影响正好相反,它们是对抗关系。记忆提取过程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相互独立,因而记忆任务的提取操作可以独立地基于意识性提取,其贡献为

R(1-A);或自动提取,其贡献为A(1-R);也可以是两种过程的共同作用,其贡献为RA。上述符号中,R表示被试利用意识性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A表示被试利用自动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包含测验中,被试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包含)=R+A(1-R)。排除测验中,被试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排除)=A(1-R)。通过数学运算,得出有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各自的贡献:R=P(旧,包含)-P(旧,排除)、A=P(旧,排除)/(1-R)。

加工分离程序从实验逻辑上结束了对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分离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分离逻辑所面临的直接和间接测验存在记忆任务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不纯净的问题。体现了对抗逻辑的思想,为分离自动的和意识控制的记忆加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隐记忆是记忆这一古老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它将无意识纳入到对记忆的考察之中,使得意识和无意识共同被纳入到实验研究中。从而让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人类记忆乃至整个相关心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成为可能。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