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论述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

参考答案: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综合自然地理学方面的科学活动。

①区域地理综合考察

②综合自然区划工作

54年: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对西藏的分区。

56年:海南岛自然区划

58年: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初稿),黄土区,广西南部,吐鲁番,珠江流域的区划。

(2)60年代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自然区划,景观调查与制图有更新的发展,使综合自然地理侧重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①巩固和发展,50年代的综合自然地理科研成果

60-64年任美锷:中国自然区划

候学煜等: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中国自然分区方案”

活跃了讨论,并进行了总结。

省区划:黑龙江、吉林、陕西、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内蒙。

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类型研究(大比例尺)

②进行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探讨

讨论自然区划原则、方法、等级单位、系统等基本理论问题。

黄秉维“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若干问题”一文,是理论探讨的集中研究。

③开展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黄秉维提出:1960年以后关于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的三个新方向:水热平衡理论;化学地理或景观地理化学;生态系统

半定位、定位观测:石家庄、衡水、德州、民勤、西双版纳(生物地理群落实验站)

历史自然地理过程:古地理

(3)77年以后——80年代

十年动乱,停滞不前。1977年前后,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践逐步恢复。

到80年代初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进行了全国,各省区小比例土地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资源评价图的工作,及各省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区划。

老三论(S、C、I)和70年代兴起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应用,取得一定成果。

81年,北京郊区大屯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给(现撤去)

83年,山东禹城建立了自然地理综合试验

82年,成立全国高等学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

80年代以来,综合自然地理发展表现在:

1)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把地球表及各级自然地理单元作为不同层次的“系统”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而且从剖析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入手,深刻揭示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发展原因和变化机制,并预测其发展:由传统的要素分析法→转向系统分析法――――这是个突破。

81年牛文元《自然地理新论》初步体现了系统论的应用。

83年浦汉昕发表了“地球表层的系统与进化”一文,用系统论和耗教结构理论扼要地阐明了地球表层的结构,功能到演变规律。

83年钱学森:发表“保护环境的工程技术----环境系统工程”的论文,进一步论证了地球表层的特性,并以不同尺度把地球表层他成四个结构层次,同时提出创立《地球表层学》。

86年以来中科院地理所,深入开展善于地表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的理论研究。----新进展

2)实用性方面:国土整治,地域开发,资源利用,土地评价,环境保护、生态设计,土地承载力研究,地理预测等方面。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新方法,如相关与回归分析法,聚类与判别分析法,线性规划模型,模糊数学等,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等。

1987年牛文元《现代应用地理》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地理学应用理的新发展。

3)实验研究

(4)90年代后者是个平台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者大多从事应用性更强的研究(应用综合自然地理)。从理论研究的,大多是把过去定性的理论,从定量方面与探讨。比如资源开发(旅游、工矿、区域通信)、在土地定级,房地产开发。

90年代中后期,将国持续发展,进一步研究区域持续发展问题。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