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容易引起火灾的火源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它分为直接和间接火源。

直接火源有三种。

1、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烟囱火星、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热器、燃气的取暖器等。

2、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起火。

3、雷电火: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间接火种有两种:

1、加热自燃起火:这是由于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起火。如木板、木器靠近火炉烟道等,时间长了,被烤热起火。还有如刚炒过的米糠、葵花子、中药材等堆积起来,极易聚热阴燃起火;各种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形成电流骤增、线路发热而起火。由于磨擦的作用,如轴承的轴箱缺乏润滑油、发热起火。如把衣服挂在高温火炉的附近起火;如生石灰遇水即大量放热,使靠近的可燃物质起火。对某些物质施加压力进行压缩,产生很大的热量,也会导致可燃物质起火;如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产生高温可引起柴油燃烧。

2、本身自燃起火:这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泥炭、褐煤、新烧的木炭和没有晒干的稻草、油菜子、豆饼、麦芽、苞米胚芽、原棉,还有沾有植物油、动物油的纱布、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和抛光灰等。还有钾、钠、钙等金属物质与水接触;再有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如木屑、刨花、稻草、棉花、松节油、石油产品、酒精、醚、丙酮、甘油等有机物与硝酸等强酸接触时。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超迁兵部右侍邓,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河南近河处,时看冲决。谦令厚筑堤障,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

正统丰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鄙王监国,侍讲徐埕言星转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独不见宋南渡事乎!,,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诸地军亟赴京师,谦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景帝立。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谦亟分遣诸将,率师列阵九门外,身自督战。战起,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知终弗可得志,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于是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请归上皇,帝不悦。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景泰八年正月,石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构邪议,更立东宫,坐以谋逆,处以极刑。未一年,有贞为亨所中,戍金齿。又数年,亨亦下狱死,吉祥谋反族诛,谦事白。万历中,改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延访父老延:邀请。

B.按山西者不及至按:考察。

C.王惊谢至再谢:推辞。

D.也先见中国无衅衅:灾祸。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谦“可大任”的一组是(3分)    (   )

①诏遗御史捕之     ②察时事所宜兴革

③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 ④率师列阵九门外

⑤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⑥卒奉上皇以归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丈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于谦为官有办法有魄力。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期间,在靠近黄河的地方,令百姓筑堤植树,还奏请皇帝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大同。

B.正统十四年土木之陷后,于谦坚决反对迁都。他部署军队,保卫京师保卫皇帝,在北京城外击退也先的进攻。

C.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也先请求送还上皇,景帝不欢迎上皇归来,于谦做了很大的努力,才将被俘的上皇迎回。

D.上皇在石亨、有贞、吉祥支持下夺回帝位,立即逮捕于谦等人,于谦被处死。 * * 人先后受到惩处,于谦的冤案大白于天下。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谦请王搬取诸地军亟赴京师,谦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2)诬谦等构邪议,更立东宫,坐以谋逆,处极刑。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