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张玉庭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

  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

  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

  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

  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报载,在七届人大的一次分组讨论会上,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学教师,曾经含着泪讲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没有经费,买不起粉笔,他们曾用手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没有摆脱贫穷的偏僻的山村,在上课的基本工具粉笔短缺的情况下,女教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B.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女教师“神奇的上课板书方式”终于造就了一批神童,故事令人感动。

C.作者用“亭亭玉立”和“仙女般的纤纤玉指”满怀深情地刻画了女教师的美好形象,虽然是纤弱的女性却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

D.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使我们想到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这不能不让女教师有了沉重的使命感。E.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对女教师充满了诗意的赞美,发人深思,令人动容。

(2)可是有一天,女教师“哭了”后来又“笑了”。试从人物的哭和笑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6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女教师的形象。(6分)

(4)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这个情节有人认为令人感动,有人认为有些荒诞,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

(1)(5分)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B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判断失当;D “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偏离主旨,C项“纤弱的女性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太过绝对,应当是振兴中的一员。)

(2)(6分)

①女教师的“哭”中蕴含着她对偏僻山村教育条件差的感伤

②小说中的孔乙己和今天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令她心有所感。如花年华的她,教授的是民族的明天和希望,可是条件居然这样差,要用手指蘸水来写字,条件似乎连当初的孔乙己都不如。

①女教师的“笑”蕴含了她觉得自己的牺牲能够带给孩子们知识

②也蕴含了女教师对未来的满足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还虽蕴含了虽然自己会磨秃手指,虽然自己的青春年华会这样流走,但却能给山区的孩子们知识、希望和未来,她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等情感。

(3)(6分,每点2分)

①她美丽,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的女教师,为了让偏僻山村的孩子们能够学习知识,她牺牲大好年华,用自己的纤纤玉手在冰凉的黑板上日复一日的耕耘,完全不计个人得失。

②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民族的未来,她毅然留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手指尖上渗出的水板书,传授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她坚强,有创造力。她勇敢地面对山村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面对没有粉笔的恶劣教学条件,她创造性地想出了蘸水在黑板上写字这样的办法,使教学工作能够进行下去,还意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速记能力。

(4)(8分)

我认为,这个情节在荒诞之中给人一种感动。

手指上是不可能渗出水的,作者在这里用了荒诞化的表现手法,但是却又令人不能不感动。女教师在没有粉笔的情况下,想出了用水写字的方法继续上课,她把自己的汗水、青春以至心血都播洒在这片土地上,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给他们知识和希望。那指尖渗出的水,是教育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流淌的是他们的心血与责任感。小说结尾处说那水与泪水的成分相似,也包含着作者及像女教师一样的教育者对乡村教育状况的深深忧虑。

所以,这一情节是小说荒诞手法的运用,也是令人感动的。

(单一角度探究,最高6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