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A、孕育阶段(1973-1980)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

(1)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变

(2)初步形成了环境管理思路

(3)建立了国家、省两级环境管理机构和“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

(4)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解决了局部问题。

(5)在方法上,还停留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阶段。

B、尝试阶段(1980-1990)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地位,作为基本国策

(2)明确地方政府、企业、环保部门之间的环保责任

(3)四级环保机构建立

(4)环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5)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

(6)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C、发展阶段(1991-2000)

(1)提出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在规划方法和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环境规划体系。

(3)完善和丰富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4)在制定规划的方法上有很大进展(环境承载力、冲突论、GIS)

D、完善提高阶段(2001-2005)

(1)制定了《<地方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目标刚>要编制技术大纲》

(2)从应用上看,出现了大量流域环境规划、生态规划与区域环境规划

(3)从方法论来看,大量的模拟模型、不确定性优化与风险决策模型得以应用。

E、转变约束阶段(2006--)

(1)将环境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环境保护工作宏观指导的重要手段

(2)把防止污染作为重中之重

(3)编制定位由计划演变为规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被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4)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