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池塘养鱼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答案

参考答案:

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水质,对防止浮头、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增氧机的开机时机和运转时间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天气、水温、池塘条件、投饵施肥量、增氧机的功率大小等根据池塘溶氧情况灵活掌握。

开机原则:“六开三不开”原则。

“六开”:

①晴天中午开。目的是增加全池溶氧贮备。

②阴天次日清晨开。因前日光合作用弱,溶氧量低。

③阴雨连绵半夜开。

④下暴雨时上半夜开。

⑤温差大时及时开。

⑥特殊情况随时开。

“三不开”:

①早上日出后不开。溶氧上升。

②傍晚不开。防止饱和氧溢出和池水过早混合,加深底层缺氧。

③阴雨天白天不开。光合作用弱,表层溶氧不会过饱和,开机无意义。

运行时间:一般30~60min。施肥后、天气热,养殖密度大,开机时间长;不施肥、天气凉爽,养殖密度稀,开机时间短。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

甲出版社在稿酬支付时间方面是否有过错?为什么?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