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生产转基因动物包括哪些主要技术?

答案

参考答案:

转基因技术:是指在DNA操作过程中用到的:重组子构建技术、重组分子导入动植物体内的转化技术、转基因在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稳定整合及可靠表达技术。

(一)外源基因的构建:转移到受体中的外源基因,一般包括三部分:启动子、目的基因和转录终止信号。

(二)外源基因的导入:显微注射法,电穿孔转化法,精子介导法,基因枪转化法,病毒(噬菌体)颗粒转导法,组织注射法。

(三)源基因的检测,外源基因导入的检测包括DNA斑点杂交,PCR阳性检测技术;外源基因整合的检测采用Southern技术,以外源DNA作为探针,进行杂交检测,可以检测到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包括特异性mRNA的检测,报告基因的酶法检测,免疫学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4分)

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B.“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C.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小题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

D.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