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试述颅底不同部位损伤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及其解剖学基础。

答案

参考答案:(1)颅前窝位于鼻腔和眼眶的上方,其间仅隔以薄层骨板,颌面部损伤波及颅前窝发生骨折时,常引起鼻腔和眼周围出血;如伤及嗅丝,可出现嗅觉障碍;若脑膜同时撕裂,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2)颅底骨折波及颅中窝时,若蝶骨体骨折,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时,可使蛛网膜下隙与蝶窦相通,患者可出现脑脊液鼻漏;颞骨岩部骨折伤及内耳时,可引起晕眩及平衡障碍;若伤及面、蜗神经,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和失聪;若骨折累及鼓室盖并连同脑膜一并撕裂,脑脊液即流入鼓室,并可经咽鼓管咽口流至鼻腔,出现脑脊液鼻漏;若同时伴有鼓膜破裂,则可出现脑脊液耳漏。

(3)颅底骨折波及颅后窝的颈静脉孔,若伤及Ix-)a对脑神经时,患者出现喝水发呛、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声音嘶哑、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麻痹,此即颈静脉孔综合征。

单项选择题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6—120题。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输出地看,200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不足1亿人

B.2009年,全国男性外出农民工超过9千万人

C.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中,已婚的与未婚的人数之差大于2千万人

D.2009年,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不足8千万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