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有三种不同情形:1克黄金 = 一只羊;一头牛先换5克黄金货币,再用黄金货币换回

农具;1克黄金=184人民币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三种情形下的黄金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C.三种情形下的黄金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黄金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产物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1克黄金 = 一只羊中和1克黄金=184人民币元的黄金只是普通的商品,其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因此排除选项A。在1克黄金=184人民币元中,人民币表现了1克黄金价格,所以这里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所以B正确。第二种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他两种仅是是商品,故C错误。选项D与题目无关且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

(2)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

(3)学而不思则(   )

(4)是也(   )

2.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不少于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