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在中国教育上的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1.实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统治者为了选拔贤才,提高各级官吏素质,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私人荐举等多种方式,但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是察举制度。首先,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其次,统一了教育的目标。察举制的实行,调动了世人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读书人引向功名利禄的角逐之途。再次,规范了教学的内容。察举制从所设科目到选拔人才的具体标准,均体现“独尊儒术”的要求。

2.规范经学内容。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后,儒家经典就成为法定的教学内容。

(1)统一经学标准。

(2)刊刻石经。

(3)规定严守师法、家法。师法、家法的规定,加强了对经学的规范和管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却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材料分析题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集到基层调研,入社区,进厂矿,到学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作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决策。切实推行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收入,民生议题众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强化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一系列民生政策措施。而把低收入群体成为民生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民生“新政”,给亿万群众带来了浓浓暖意,温暖了2009。 “2010年党和政府再次发出了强烈信号,“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人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里,随着更多的民生举措推出,更多的人将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关注民生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