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自然地理环境进化的方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参考答案:

(1)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演化是不可逆的。

自然界存在着一日之间的白天与黑夜,一月之间的月圆月缺,一年之间的春、夏、秋、冬等周而复始的“可逆”现象,但这毕竟是表面上的可逆。因为每一次重复出现都有别于从前,包含着时间对称性的破缺。例如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差别。它们不是原地打圈,而是螺旋式前进。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圈层均存在显著的不可逆现象。

1)岩石圈的形成过程(按康德—拉普拉斯假设):混沌→地壳→地幔→地核,绝不会倒转过来。

2)地壳演化规律(按地洼学说):→地槽→地台→地洼→,螺旋式向前发展,不可逆。

3)大气圈的演化: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4)水圈的演化:原始海洋(低盐、少水、高钙)→现代海洋(高盐、多水、低钙)。

5)生物圈的演化:

A、植物: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动物界: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均不可逆转。

(3)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具有随机性和概率性。

根据玻尔兹曼的有序原理,系统的熵是随着概率的增大而增大的,熵的增大意味着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

1)对于孤立的、封闭系统来说,熵增是不可逆的,最终达到最大熵(熵垒);

2)对于开放系统,负熵流可以抵消系统自然的熵增,而趋于0或负值,出现瞬间的稳定或不断有序。故可以用des-dis≦0作为自然地理环境进化的一个表述。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张老师正在给初一(2)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张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厂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和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答道。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张老师随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跳远的友谊赛,同学们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李和也为了给本队争分,动作规范,跳出了优秀成绩。

联系案例阐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