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①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②雠:同“仇”。③柙(xiá):木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同“柄”,权柄

C.君若而反之——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也——比:并列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用之,可乎——精思傅会,十年

B.为君亦犹是也——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C.彼知其将反齐——赵尝五战

D.君何不杀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吾无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

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侯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

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

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