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设计及安装的一般原则。
参考答案:
(1)管道应平行敷设,尽量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求整齐方便。
(2)管子应尽量集中敷设,在穿过墙壁和楼板时,更应注意。
(3)并列管道上的管件与阀件应错开安装。
(4)管道应尽可能沿厂房墙壁安装,管与管间及管与墙间的距离,以能容纳活管接或法兰,以及进行检修为度。
(5)管道离地的高度以便于检修为准,但通过人行道时,最低点离地不得小于2m,通过公路时,不得小于4.5m,与铁路铁轨面净距不得小于6m,通过工厂主要交通干线一般标高为5m。
(6)管道上的焊缝不应设在支架范围内,与支架距离不应小于管径,但至少不得小于200mm,管件两焊口间的距离亦同。
(7)管道穿过墙壁时,墙壁上应开预留孔,过墙时,管外加套管。套管与管子的环隙间应充满填料,管道穿过楼板时亦相同。
(8)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管道上应适当配置一些法兰或活管接,以便安装拆卸和检修。
(9)穿过墙壁或楼板间的一段管道内应避免有焊缝。
(10)阀件及仪表的安装高度主要考虑操作方便和安全。下列数据供参考:阀门(球阀,闸阀及旋塞等)1.2m,安全阀2.2m,温度计1.5m,压力表1.6m。如阀件装置位置较高时,一般管道标高以能用手柄启闭阀门为宜。
(11)坡度:气体及易流动物料的管道坡度一般为3/1000~5/1000,粘度较大物料的坡度一般为≥1%。
(12)管道各支点间的距离是根据管子所受的弯曲应力来决定,并不影响所要求的坡度,有关热损失和保温层厚度可按书中的表数据来计算。
(13)输送冷流体(冷冻盐水等)管道与热流体(如蒸汽)管道应相互避开。
(14)管道应避免经过电机或配电板的上空,以及两者的附近。
(15)一般的上、下水管及废水管宜采用埋地敷设,埋地管道的安装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
(16)地沟底层坡度不应小于2/1000,情况特殊的可用1/1000。
(17)地沟的最低部分应比历史最高洪水位高500mm。
(18)真空管道应采用球阀,因球阀的流体阻力小。
(19)压缩空气可从空压机房送来,而真空最好由本车间附近装置的真空泵产生,以缩短真空管道的长度。用法兰连接可保证真空管道的紧密性.。
(20)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器,以排除冷凝水。
(21)陶瓷管的脆性大,作为地下管线时,应埋设于离地面0.5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