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管路设计及安装的一般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

(1)管道应平行敷设,尽量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求整齐方便。

(2)管子应尽量集中敷设,在穿过墙壁和楼板时,更应注意。

(3)并列管道上的管件与阀件应错开安装。

(4)管道应尽可能沿厂房墙壁安装,管与管间及管与墙间的距离,以能容纳活管接或法兰,以及进行检修为度。

(5)管道离地的高度以便于检修为准,但通过人行道时,最低点离地不得小于2m,通过公路时,不得小于4.5m,与铁路铁轨面净距不得小于6m,通过工厂主要交通干线一般标高为5m。

(6)管道上的焊缝不应设在支架范围内,与支架距离不应小于管径,但至少不得小于200mm,管件两焊口间的距离亦同。

(7)管道穿过墙壁时,墙壁上应开预留孔,过墙时,管外加套管。套管与管子的环隙间应充满填料,管道穿过楼板时亦相同。

(8)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管道上应适当配置一些法兰或活管接,以便安装拆卸和检修。

(9)穿过墙壁或楼板间的一段管道内应避免有焊缝。

(10)阀件及仪表的安装高度主要考虑操作方便和安全。下列数据供参考:阀门(球阀,闸阀及旋塞等)1.2m,安全阀2.2m,温度计1.5m,压力表1.6m。如阀件装置位置较高时,一般管道标高以能用手柄启闭阀门为宜。

(11)坡度:气体及易流动物料的管道坡度一般为3/1000~5/1000,粘度较大物料的坡度一般为≥1%。

(12)管道各支点间的距离是根据管子所受的弯曲应力来决定,并不影响所要求的坡度,有关热损失和保温层厚度可按书中的表数据来计算。

(13)输送冷流体(冷冻盐水等)管道与热流体(如蒸汽)管道应相互避开。

(14)管道应避免经过电机或配电板的上空,以及两者的附近。

(15)一般的上、下水管及废水管宜采用埋地敷设,埋地管道的安装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

(16)地沟底层坡度不应小于2/1000,情况特殊的可用1/1000。

(17)地沟的最低部分应比历史最高洪水位高500mm。

(18)真空管道应采用球阀,因球阀的流体阻力小。

(19)压缩空气可从空压机房送来,而真空最好由本车间附近装置的真空泵产生,以缩短真空管道的长度。用法兰连接可保证真空管道的紧密性.。

(20)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器,以排除冷凝水。

(21)陶瓷管的脆性大,作为地下管线时,应埋设于离地面0.5m以下。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小题。

谈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的静趣了。(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