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新疆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材料三 2013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传工作正式启动,力争在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8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14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4分)
(1)①丝绸之路繁荣了商业贸易,(2分)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分)②丝绸之路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分)有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2分)
(2)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排除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干扰。(4分)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扫清政治障碍。(5分)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沿途各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5分)
(3)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联合申遗有利于带动沿线国家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发展。(2分)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联合申遗有利于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分)
题目分析:
(1)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可分析繁荣了商业贸易,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等。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即矛盾,因此可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可促进经济发展、文化遗产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