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材料三 201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2分)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材料三中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进行评析。(12分)

答案

(1)①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了这一点。(4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了这一点。(4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6分)②全面的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6分)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3分)③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读书能够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5分)

题目分析: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突出强调了文化的作用,可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的角度,从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3)“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主要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