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统治

B.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

C.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故选D。

点评:关于林肯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政府并没有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这也是林肯政府的不足之处。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C.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小题2:下面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菊,花之隐逸者也。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类比,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5:解释【丙】文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吟鞭东指即天涯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