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来自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以及部分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了这次气候峰会。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大背景下,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就此开展主题为“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问题讨论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中国自主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是经过国内八大科研机构专家比较长的时间集体论证形成的,科学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必将对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

(1)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确定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感悟

正在全球热映的《2012》被誉为电影史上最震撼的灾难片。该片讲述的是人类经受的因全球变暖等原因而引发的末世浩劫的故事。《2012》作为一部更为彻底的终极毁灭片,通过描述城市遭受的虚拟浩劫,使人震撼、让人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政府应扮演的角色的认识。

(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文化的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参与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人人有益。其精髓在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打造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向同学们介绍几条个人低碳生活方面的小常识。(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科学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一目标必将对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经过国内八大科研机构专家比较长的时间科学论证形成的,也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3)如: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闹钟、用公园慢跑步替代跑步机锻炼、洗衣服时用自然晾干替代洗衣机甩干、尽量乘火车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等。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