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以下材料是关于欧洲一体化发展简史: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1965年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共同体。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1)通过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答案

(1)规模的变化:一方面,成员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欧共体内部各成员国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演进趋势:由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启动,至最后统一货币欧元的流通。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由经济方面的合作向政治方向发展。内部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联合必然要求政治上联合。外部原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争霸,特别是在欧洲,因此成立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可以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维护欧洲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实验题

(15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6)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①试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制取硫化氢时,发生装置应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填代号,下同)   ;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只能选用     装置。

(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

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