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种群治理
参考答案: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
(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看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
请编制程序,其功能是:内存中连续存放着10个用ASCII码表示的十进制个位数,将它们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字节数N0,N1,…,N9,然后按序将N0至N9存入内存中,最后存放它们的和n(n=N0+N1+…N9)。N用压缩型(组合型)BCD码表示。 例如: 内存中有;30H (’0’),39H(’9’),31H(’1’),… 结果为: 00H,09H,01H,…(后跟n) 部分程序已经给出,其中原始数据由过程LOAD从文件INPUT1.DAT中读入SOURCE开始的内存单元中,运算结果要求从RESULT开始存放,由过程SAVE保存到文件OUTPUT1.DAT中。 请填空BEGIN和END之间已给出的源程序使其完整,空白处已用横线标出,每行空白一般只需一条指令,但采用功能相当的多条指令亦可,或删去BEGIN和END之间原有的代码并自行编程来完成所要求的功能。 对程序必须进行汇编,并与IO.OBJ连接产生可执行文件,最终运行程序产生结果。调试中若发现整个程序存在错误之处,请加以修改。 【试题程序】 EXTRN LOAD:FAR,SAVE:FARNEQU 10STAC SEGMENT STACK DB 128 DUP ()STAC ENDSDATA SEGMENTSOURCE DB N DUP()RESULT DB N+1 DUP(0)NAME0 DB ’INPUT1.DAT’,0NAME1 DB ’OUTPUT1.DAT’,0DATA ENDS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START PROC FAR PUSH DS XOR AX,AX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OURCE ; 数据区起始地址 LEA SI,NAME0 ; 原始数据文件名 MOV CX,N ; 字节数 CALL LOAD ; 从"INPUT1.DAT"中读取数据; ******** BEGIN ******** MOV DI,OFFSET RESULT MOV BX,0 MOV CX,N MOV DL, (1) PRO: MOV AL,SOURCE[BX] (2) AL,30H MOV [DI],AL (3) ADD AL,DL (4) ; BCD码调整 MOV DL,AL INC BX (5) JNZ PRO (6) ; ******* END ******** LEA DX,RESULT ; 结果数据区首址 LEA SI,NAME1 ; 结果文件名 MOV CX,N+1; 结果字数 CALL SAVE ; 保存结果到文件 RETSTART ENDPCODE ENDS END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