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1月24—25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任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当务之急,就是落实。“落实”是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原因。(6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教育工作的落实提出几点建议。(8分)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④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及3点以上即给满分)

(2)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④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的公平。

(每点2分,答出4点即给满分8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填空题
填空题

(12分)

A.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1.46040.80981.2758
沸点/℃78.538.4117.2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