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H2O2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mL2% H2O2溶液
10mL5% H2O2溶液
10mL5% 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分析下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则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是        

(4)H2O2能氧化H2SO4 酸化的FeSO4,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8分)(1)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的变化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2)图像显示FeCl3溶液的催化作用,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酸性条件下效果较弱。

(3)测量出分别在Fe3+和Cu2+的催化作用下,收集40mL气体的始、终时间,就能计算出反应速率。

(4)Fe2++2H2O2+4H+= Fe3++4H2O

题目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②中不同之处在于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的变化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2)由图可知,⑤的反应速率最大,④的反应速率最小,结合实验方案可知,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即实验结论是图像显示FeCl3溶液的催化作用,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酸性条件下效果较弱。

(3)要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一个变量来比较,同时还需要测量测量出分别在Fe3+和Cu2+的催化作用下,收集40mL气体的始、终时间,就能计算出反应速率。

(4)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2H2O2+4H+=Fe3++4H2O。

点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设计能力。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图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在解答时注意已知信息的利用。

综合题

(32分)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高中历史必修的内容,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研究课题一:春秋战国的思想

材料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 法者,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有怎样的思想主张?他们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8分)

研究课题二:美国的民主制度

美国“开国之父”们虽然制定的宪法有很多不民主、不平等、不公正之处,但是制衡的治构造都打好了“自由”这块地基,从而使民主、平等、公正这些砖砖瓦瓦可以不断往上添加。

——刘瑜《民主的细节》

(2)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创造了怎样的制衡机构?并指出《1787年宪法》存在哪些 “不民主、不平等、不公正”之处。(8分)

研究课题三:19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变革

材料一 严复在《天演论》按语中说,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竞争,“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只有兴民权,才能固君权,救危亡”。

(3)上述材料表明了中国仁人志士的哪些思想?为什么当时会出现上述主张?(8分)

研究课题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苏联的崛起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新里程,  20世纪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下面选取几个场景。

场景一: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阿芙乐尔号上的大炮向着彼德格勒冬宫发出了怒吼。

场景二: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有一群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召开了中 * * 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上坐着两位来自苏俄的金发碧眼的 * * 国际代表。

场景三:1921年8月,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克林姆林宫列宁的办公室,怀着极大的热情,倾听列宁畅谈新经济政策。

场景四:1929年5月,苏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讨论的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4)结合上述四个场景,写出苏(俄)联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8分)

改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