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 * * 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 * * 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 * * 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B表述不对,《星星之火》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毛 * * 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此选B。

点评:从综合点来看:毛 * * 思想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联系,主要考查中 * * 党走向成熟的过程和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与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联系,考查“中国特色”的必然性及其内容。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用Word软件录入以下文字,按题目的要求完成排版后,用Word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二零零九年建国六十周年,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此后,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据邓 * * 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一九九九年和二零零九年,党中央决定在 * * 广场举行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分别庆祝祖国五十年、六十年华诞。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通常,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要求] 1.纸张大小设置为自定义,宽21厘米、高17厘米,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 2.正文文字的中文字体为宋体,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五号。 3.设置每行为36个字符,段后间距为0.25行,行距为最小值(12.8磅),字符间距为加宽、0.1磅。 4.将正文文字内容划分为3栏,每栏间设置分隔线,间距为1个字符。 5.为正文中所有的“二零零九年”添加灰色-12.5%底纹、红色双下画线和 * * 霓虹动画效果。 6.为文档添加水印,水印文本为“国庆阅兵”,并将文本设置为楷体、红色(半透明)、水平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