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或pH判定不正确的是

A.将5 mL 0.02 mol/L的H2SO4溶液与5 mL 0.02 mol/L NaOH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 mL,则混合液的pH=2

B.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 1×10-a mol/L,若a>7,则pH一定为14-a

C.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①>③>②

D.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c(Na+)+c(H+)=c(CH3COO-)+c(OH-)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A、反应中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反应后溶液中c(H)==0.01mol/L,则pH=2,A正确;

B、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a mol/L,若a>7,这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是被破坏的。因此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则pH不一定为14-a,也可能是a,B不正确;

C、酸性强弱顺序是醋酸>碳酸>苯酚,酸性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pH越大。因此pH相等的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①>③>②,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K+)=c(CH3COO-)+c(OH-)+c(NO3-)。由于c(K+)= c(NO3-),所以c(Na+)+c(H+)=c(CH3COO-)+c(OH-),D正确,答案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头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头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贾平凹)

1.本文的记叙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语的原因是________;又说地平线“很亮”,强调的是________。

3.划线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有双重意思,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山的那边》有这样的诗句:“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一个全新的世界”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地平线”在文中指什么?读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