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1)上述三人分别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怎样的贡献?

(2)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迁远而阔于事情”,怎样理解?

(3)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孟子:仁政学说,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主张;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先义后利。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靠仁政学说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因此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迁远而阔于事情”。

(3)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第一问实际考查三人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问可变换角度为“为什么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未被重用?”,可联系当时的背景思考;第三问实际考查西汉时期儒学得到独尊的原因。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