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0年到1840年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国内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五大工业部门。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幸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使“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的重要发明是什么?“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西方列强的一再侵略,材料三中的人物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为此,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实践,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汽机;工业革命。

(2)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

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 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3)1799年12月14日“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的“国父”在弗农山庄逝世,人民为了纪念他,把首都的名字改为他的名字。你觉得他的贡献有哪些,如何评价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国家分裂和经济危机的困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五:“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 * *

(5)材料四中所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五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好”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五中“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述材料的大国的崛起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国现代化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