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车、电子计算机、汽车、轮船、电灯、飞机等。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材料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惩化。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于2011年12月将在南非德班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敦促发达国家“尽快将许诺落实为行动”,同时呼吁发展中国家“不做旁观者扮演应有的角色”。
材料三: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战略思想。
(1)材料一中的发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从中你获得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世界各国为什么共同关注气候的变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根据材料,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使各国经济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全球过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世界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3)经济全球化或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或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