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2012年,纽约中国龙年新春音乐会、悉尼春节大巡游、中欧文化对话年、中韩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亲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展开.吸引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关注。

(1)运用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理解。(6分)

材料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8分)

答案

(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2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社会实践的共性,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的中华文化又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2分)

③事物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既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又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2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分)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2分)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2分)

题目分析:(1)本题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知识。解答问题需要考生仔细审清设问的要求。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华文化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既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又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表明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本题限定的具体的答题范围是“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从所给材料和设问中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发展,是因为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对综合国力竞争的作用、对塑造人生的作用等。把归纳出来的具体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展开说明。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