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X和Y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nZ(g)+2W(g),X和Y的起始浓度均为0.3mol•L-1,2分钟达平衡,W的浓度为0.1mol•L-1,Z的浓度为0.2mol•L-1,则:

(1)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υ(X)=______;

(2)平衡时Y的浓度为C(Y)=______;

(3)n值为______.

答案

利用三段式解题法求出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        

                  2X(g)+Y(g)

═nZ(g)+2W(g),

开始(mol/L):0.3      0.3               0       0

变化(mol/L):0.1      0.05             0.2       0.1   

平衡(mol/L):0.2      0.25             0.2       0.1

(1)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υ(X)=

0.1mol/L
2min
=0.05mol•L-1•min-1

故答案为:0.05mol•L-1•min-1

(2)平衡时Y的浓度为C(Y)=0.25mol•L-1

故答案为:0.25mol•L-1

(3)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0.2mol/L:0.1mol/L=n:2,解得n=4

故答案为:n=4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被告人唐丁为防止自家葡萄园的葡萄被人偷盗或被牲畜破坏,便在葡萄园边沿,靠着人行路架设了一条裸体铝线。然后将铝线与胶皮线相连,又将胶皮线的另一端插在房内装有触电保安器的电盘插座上,电压等级为 220伏。如果人畜触及电网,触电保安器就会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人畜伤亡。一天,邻村的9岁男童倪甲,同另两名男童刘乙和倪丙,一起到被告人家的葡萄园偷摘葡萄。倪甲抓着葡萄园北侧的裸体铝线,准备举起来从下边钻进葡萄园时触电倒地,刘乙和倪丙见状跑向村内呼救。唐丁得知后,随即进屋切断电源,然后赶到现场对倪甲进行人工呼吸,未能奏效,又用架子车同他人将倪甲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被告人唐丁出于防盗的目的,在一般人畜都可以接触的园地边沿私设电网,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应定以其他危险方法过失致人死亡罪无疑。既然承担了刑事责任,就应免除其民事责任

B.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构成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只是可以作为考虑减轻其他有关法律责任的情节而已

C.被告的过错行为造成男童死亡,侵犯了其生命权,虽然依法被判承担刑事责任,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D.就他人的行为而负责民事责任同样包含有惩罚的意思